北京市通州区金融办发放首笔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驻区村镇银行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
疫情发生以来,通州区率先建立起“贷款贴息、担保代偿、担保费补助、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支持体系,鼓励驻区银行、担保机构加大对“三农”及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近日,通州区金融办向北京通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拨付全区首笔41万元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该行向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给予补偿和鼓励。在贷款风险补偿措施的引导下,驻区银行机构纷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今年以来,驻区银行机构共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近3000笔,贷款金额近70亿元,办理首续贷业务超1000笔,贷款金额超100亿元。北京通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是国有控股的本地村镇银行,是目前通州区唯一一家独立法人银行,在管理模式、业务审批、产品设计、服务属地上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积极发挥着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撑作用。
北京通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始终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深入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金融办等部门一系列金融纾困举措,瞄准企业融资“痛点”,践行“敢贷、愿贷、会贷、能贷”之路,真正让金融政策红利惠及企业,持续担当“最好的村镇银行”社会责任。
全力助企纾困 铺设“敢贷”之路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通州区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出现了资金流动性紧张、融资难等问题。北京通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力争打造“免费银行”,开通“绿色快通”贷款渠道,采取“随来随办、限时审批“的方式,减免客户开销户、汇兑业务等多项人民币业务费用。合理采取调整还款付息安排、展期或者续贷等方式纾困帮扶,优化内部授信审批及风控模型,提高信贷需求响应、审批、发放效率。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末,累计为61个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无还本续贷业务,合计金额17.9亿元;为89户、32户贷款客户提供延期还本、延期还息信贷支持,累计金额分别达26.1亿元、154.57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的压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与小微企业共克时艰。
创新民生服务 夯实“愿贷”之路
北京通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三农”业务,拓宽乡村振兴之路。与北京某科技公司达成战略性合作,创新推出全新光伏贷业务,通过安装家庭光伏产生的电既能满足村民的自用电需求,又有余电可自动上网销售。该项业务门槛低、期限长,光伏发电的收益可覆盖贷款本息,还款压力小。截止目前,累计审批通过户用光伏专项贷款156户约1400万元(户均仅8万元左右),扎实推进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工作,全力支持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
践行绿色发展 打通“会贷”之路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出台新能源轻型货车运营激励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批量购买新能源车辆的公司将给予补贴和颁发通行证。北京通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积极响应新能源车推广政策,逐步放宽通行条件,主动对接有换车、购车需求的客户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扩展新能源市场,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与存量从事福田货车经销商的贷款客户进行对接,设计出适合客户的高效、便捷、风险可控的信贷方案。截止目前,该项目累计发放贷款约6500万元,授信车辆400余台。该行持续推进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加大生态环境、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等绿色经济领域信贷支持。
强化重点领域供给 拓宽“能贷”之路
北京通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立足通州区六大主导产业功能,聚焦物流、建筑、医药、管配等民生领域,持续以“金融活水”推动“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稳产保供工作。对于无抵押无担保但第一还款来源充足的借款人,为其匹配上限200万元的信用贷款,优化风险评估机制,夯实风险管理基础,在保持资产质量相对稳定的同时,助力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全面支持特色小镇、国际种业园区建设。
“立行百家,不忘初心。”北京通州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将全力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命,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助力副中心顺利开展“六稳六保”工作。金融作为助企纾困和稳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通州区金融办将持续贯彻市区两级金融纾困政策,继续实施贷款风险补偿措施,鼓励驻区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银行机构打通企业融资的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最大化释放纾困政策的“组合拳”效应,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助力稳增长保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