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擘画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蓝图。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确立县域金融为集团“十四五”期间的着力点和主要抓手之一,以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重要方向,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积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特色助农发展模式,聚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要领域,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任务,打造“融资、融商、融智、融数”的“四融一体”服务模式,以金融力量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激发乡村振兴动能,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截至三季度末,中国银行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分别为16%和38%,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融资:金融活水 精准滴灌
打造农业升级的“助推器”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持续以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不断加大涉农信贷发放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全球化优势,聚焦农业全球产业链,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陆续助力中粮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以金融力量打通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助力我国农业产业技术升级,推出“种业贷”“农机贷”等服务方案,强化种业、农机等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农业产业振兴,为守牢耕地红线、端好国人饭碗贡献中行力量。
中国银行将种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领域作为信贷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积极支持内蒙古某种业龙头企业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和育种技术创新
深挖县域资金的“蓄水池”
中国银行旗下机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设立于2011年,始终坚守“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初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之于斯,用之于斯,努力成为县域农村资金“蓄水池”。截至去年底,中银富登已形成了覆盖全国22个省(区市)县域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成为目前全国布局范围最广、机构数量最多的村镇银行集团。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工作人员上门移动开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融商:出山跨海 畅通商机
当好乡镇企业的“巧红娘”
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中国银行以信息科技为驱动,创新研发了“中银e企赢”APP,打造全球商机共享生态,努力畅通乡村县域的信息“梗阻”。“e企赢”APP内设的乡村振兴模块,既可为县域地区发布招商引资信息,也可为乡镇企业开办跨境撮合活动,支持国内优质农产品、特色乡村文化、绿色生态乡村实时对接全球市场需求,支持乡镇企业足不出户从“山这头”链接“海那头”,以“零成本”分享全球价值链的广阔商机,助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银行打造“中银e企赢”乡村振兴专区,助力县域政府招商引资,服务涉农企业发展
成为金融帮扶的“造血机”
“公益中国”APP是中国银行基于“互联网+”思维开发的精准帮扶平台,帮助农产品企业实现产销对接,持续助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公益中国”APP现已上线农产品4万余种。发展至今,该APP已成为60多个部委、企业、地方政府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的管理工具,以及个人、组织参与帮扶等公益活动的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中国银行开发“公益中国”消费帮扶平台,有效促进优质农产品进城的惠农消费措施,助力拉动消费支农
融智:引智育才 计在长远
建设农村金融的“智囊团”
中国银行研究驻在国有关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制度、发展经验和实践案例,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依托“惠如愿·菁英荟”等各类研究实践项目,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努力为农村金融相关政策和实践建言献策。
中国银行开展“惠如愿•菁英荟”大学生普惠金融实践项目,创新银校合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建立乡土人才的“培训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中国银行围绕农村人才基础薄弱的领域,探索开办“中银乡村振兴学堂”,重点针对乡村治理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派驻扶贫干部、产业振兴人才等群体,通过联动当地院校培训、定制干部研修班、选派专家师资、分享课程资源等方式开展乡村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2022年8月,中国银行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中银乡村振兴学堂”咸阳北四县干部培训班
融数:智慧“三农” 数字赋能
研创智慧农业的“实验室”
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中国银行积极应用金融科技成果,探索农业产业数字化的路径,在浙江丽水开展了茶叶交易场景创新,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了茶叶质量溯源平台,通过茶叶上下游交易数据的去中心化存储和发布,确保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仓储等全链条数据的真实性,并同步在该平台嵌入“茶商E贷”智能化授信产品,为茶商、茶农配套提供纯信用的线上经营贷款。
中国银行推出茶叶市场交易联名卡,在浙江丽水创新生态区块链信贷产品
深耕乡村治理的“试验田”
城乡政务领域的数字鸿沟,是当前乡村组织振兴亟待破解的难题。中国银行不断尝试以信息技术释放“三农”数据要素价值,打造“中银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经各分行属地化开发后已陆续在山东、福建、江西等16个省份130个区县运行。该平台以农村“三资”管理为基础,以资金管理为切入,配套现金管理、公务卡、福农卡,通过“三资”记账系统直连,实现了村级资金的线上化处理和留痕式监管,强化了乡村资金监管、资产管理和资源整合,辅以立项发起、在线审批、资金拨付等功能,乡镇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村务支出、村民补贴发放等各项业务,有效推动了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
锚定新坐标,增彩新伟业。中国银行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秉承国有大行担当,把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落实在支农助农、发展县域金融的工作实践中,持续探索和构建“四融一体”的服务新模式,不断满足和保障农业强国发展需求,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