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人民日报 |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共创美好生活 近年来,中银富登有效将村镇银行“地处县域、扎根农村”的机构特点转化为“距离基层更近、惠及群众更广、服务‘三农’更实”的经营特色。中银富登坚持党建引领,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主责主业,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坚持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通过村镇银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中行答卷。
  • 近日,由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与《当代县域经济》杂志联合主办、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组委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县域金融发展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发布了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情况排名及全国村镇银行品牌价值榜单,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获评“全国村镇银行优秀主发起银行”。
  • 9月21日,由《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主办的“村镇银行金融强农经验交流会暨村镇银行金融强农典范案例推介活动”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践行数字普惠 创新产品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获评“2023年度村镇银行金融强农典范案例”。
  •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国银行总行党委关于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相关部署。
  • 3月14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以“创新金融服务 共建美好生活”为主题,监管部门、银行和保险机构以及咨询机构等共话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举措。峰会发布了2022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案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获评“中国银行业适老服务典型案例”。
更多>>
银行网点
服务及投诉统一热线40011 95566
服务及投诉统一热线40011 9556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超5万现金存取要登记,会带来不便吗?央行回应→

2022-02-14 来源:经济日报 [打印] 字号:[大][中][小]
分享到:

  自3月1日起,央行等三部门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简称“1号令”)将正式实施。

  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消息迅速登上热搜,网友普遍关心,这样一来,是否会给个人存取现金带来不便?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执行该规定不会影响居民正常现金存取款业务,业务便利程度亦不会受到影响

  不会影响居民正常现金存取款业务

  一方面,新规对金融机构的相关要求有所提升,但对自然人客户办理现金存取影响非常有限。首先,我国移动支付较为发达,流动中的现金占比较少,个人存取5万元及以上现金的情况并不多。移动支付及试点中的数字人民币等多元化的非现金支付方式,已经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所需。其次,自然人客户如果需要存取5万元以上现金,只需如实填写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信息即可,也就是程序上可能会比之前多填写一些信息,但并未要求出具证明材料,对存取款便利程度影响很小。

  另一方面,新规将有利于顺应金融行业发展,提升我国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现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踪等特点,大额现金往往被利用来进行洗钱、逃漏税等不法行为,危害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进一步细化、完善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具体要求,并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补充客户尽职调查的相关要求,将有助于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提升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水平,以发挥反洗钱在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等领域中的作用。

  所以,对新规的相关要求,当理解其良苦用心。个人存取款时,对工资奖金、自由职业收入、合理理财收益或者养老金等合法来源,以及买车买房、探亲旅游等合法用途,只要填写清楚就行。与防范不法分子洗钱相比,利害关系将一目了然。

  主要目的是预防和遏制洗钱等  

  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实施1号令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遏制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资金安全和利益。  

  近年来,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非法传销、跨境赌博、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活动较为猖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仅2021年,公安机关共侦办电信诈骗案件37万余起,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犯罪分子利用现金匿名、难以追踪的特点,偏好使用现金进行交易活动。金融机构依法适当加强对现金存取款活动的管理,有利于防范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实践经验看,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不断加强洗钱风险管理,发现了不少涉嫌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形,保护了人民群众资金安全。

  个人信息和客户隐私受到法律保护  

  上述负责人指出,“为存款人保密”是《商业银行法》中确立的基本原则,金融机构对业务办理过程中获得个人信息、客户隐私必须严格保密。除了遵从《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般性法律规定的要求,金融机构还需要按照《商业银行法》、《反洗钱法》等金融监管法律的要求建立严格、完备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泄露个人信息、客户隐私,银行及其工作人员要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人民银行将持续关注并指导金融机构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把握好防范风险和优化服务的平衡,严格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和隐私。

  获取到您的定位已经改变,是否重新获取页面信息。

微信分享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