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银监会要求大型商业银行于2017年内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以来,各家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加速推进。近日,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表示,中国银行全集团实施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全部36家一级分行都已经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各二级分支行成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同时还通过独立附属公司——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及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来服务更多小微客户。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今年5月,银监会印发《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要求大型商业银行于2017年内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如今,五大行总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已全部正式挂牌,并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实施架构。
中国银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模式既不同于农业银行“三农+普惠”的双轮驱动模式,也不似建设银行等在小企业部门等原有部门的基础上建设普惠金融事业部,而是采用集团化“1+2”的模式。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介绍:“中国银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集团实施,普惠金融事业部涵盖的主体不仅仅包括我们商业银行法人机构,还包括专门从事普惠金融服务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及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我们把它称为“1+2”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架构。”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银行法人层面,全部36家一级分行都已经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各二级分支行成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同时全行1万多家网点都将作为普惠金融基础服务网点,并筛选部分网点作为普惠金融信贷发起特色网点。
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聚焦公司、零售、“三农”领域,发起的82家村镇银行,近八成分布在中西部,国定贫困县占比达33%。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专注于二三线城市金融服务弱势群体的小额金融贷款服务,目前已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晓明在会上透露,中国银行法人和村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之间在客户的定位上也做了适当区隔,“消费金融公司和村镇银行是独立的附属公司,是公司化运作,中国银行法人是按照普惠金融事业部的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实施。村镇银行的定位,户均贷款只有二三十万,消费金融公司的户均贷款金额更小。‘小法人’更适合资金规模小的小客户、小群体。所以在客户区位和商业模式上的差别。”
王晓明介绍,下一步,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将主要在人员机构落实、专门的经营机制落地、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加紧推进工作,“普惠金融既要让它得到充足的金融供给,更应该实行商业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同步发展,所以怎么样控制好风险,既促进增加金融供给,同时保证资产质量的把控,这是普惠金融事业部重点考量的。围绕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体系等领域我们也在做中长期的安排和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