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管鲍之交”一直被誉为交友的最高境界。拥有“华夏第一相”美誉的管仲与鲍叔牙友情被喻为“管鲍之交”。如今在“管鲍之交”发生地——安徽颍上县,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与农户、小微企业精诚合作又谱新篇再绘宏图 。“截至去年底,存款余额11.01亿元,贷款余额13.39亿元,连续综合考核稳居中银富登集团全国前列”。安徽省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徐从伟行长如数家珍。原来,享有“千年古城”称号的颍上县,2022年底户籍人口超178万,是当地有名的人口和农业大县。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成立十年以来,已为当地三农和小微实体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并培养孵化出全国一流的家族式甲鱼养殖基地、存栏30万只蛋鸡养殖集群和全国最大的烤咸鸭蛋龙头企业,帮助农民栽上“摇钱树”并长出“金蛋蛋”。
▲ 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大厅顾客盈门。伍洪/摄
130万元救活米厂 孵出甲鱼“大王”
徐克超本是当地一位地道的农民,十多年前开始鱼塘养殖,完成原始积累后,2011年注册公司,创办大米加工厂,成了远近闻名的“大米老板”。2014年,在重重因素影响下,原来向他发放贷款的银行却意外停贷,大米加工业濒临停产,甚至处于破产的边缘。此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客户经理营销上门,经过认真论证,很快给他授信并发放一次性贷款130万元。徐克超凭借这笔巨款,重新收购稻谷,继续大米加工产业,几个月下来,正赶上大米销售市场转好,一下子赚了200余万元。
▲ 颍上县甲鱼大王徐克超(右二)登上养殖大棚棚顶给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客户经理介绍生产经营情况。方有成/摄
有了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大力支持,徐克超又获知养殖甲鱼有大奔头并想产业转型。于是,他在县畜牧专家的指导下,决定试养甲鱼。前期投放贷款70万元,建一个3000平米的标准大棚。从年初甲鱼蛋孵化到成年甲鱼出场上市,仅10个月时间便完成了生产销售全过程,产值可观利润可观。徐克超介绍,他现在养殖的甲鱼,一个平方水面可产甲鱼50公斤,卖1500元,相当于一亩水面产值可达100万元。于是,一方面他自己连续每年增加大棚面积,另一方面又主动带领同村家族大力发展。目前,全家族共建设养殖甲鱼大棚共86条,年产值过亿元。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甲鱼养殖基地。
养鸡公司女老板当选县“人大代表”
颍上县六十里铺镇嘉鸣禽业公司女老板徐爱武,本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人。旅游专科毕业的她,凭借漂亮的形象和能说会道的本事,在九华山旅游景区干起了导游。六十里铺镇土生土长农民“高富帅”崔明,去九华山旅游时与导游徐爱武一见钟情,把她从大山区娶到了大平原。婚后的徐爱武辞去了导游工作,与丈夫一起创办了当地第一家蛋鸡养殖场。
▲ 鸡迎财运,兔报平安。嘉鸣禽业公司大门,大红对联祝福吉祥。伍洪/摄
▲ 满园存栏10万只蛋鸡的嘉鸣禽业女老板徐爱武(右二)介绍养殖场鸡粪施肥小麦生长茂盛 。方有成 /摄
▲ 颍上县的蛋鸡产业一角。方有成/摄
走进嘉鸣禽业公司,“鸡迎财富 兔报平安”的红底黑字手写春联格外醒目。女老板徐爱武自豪地介绍,这是16年前从石台县政法委副书记位置上退休下来的父亲在春节前亲手给养鸡场写的。父亲以此来激励和祝福女儿。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六十铺支行石磊行长真心不错,有了他们的帮助,才有我今天的成就,也才有了跟着我一起干养鸡场的5户邻居的成就。”徐爱武快言快语地介绍着,目前,养鸡场共有鸡舍7座(老鸡舍4座,新鸡舍3座),存栏6万只以上,满栏可存栏15万只蛋鸡,这6万只鸡每天须吃掉6000公斤饲料,饲料成本1.8万元。去年公司产值近1000万元,利润过百万元。徐爱武因善经营会管理,又热心公益,2020年还当选为颍上县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
在崔明夫妇的带领下,附近的5户居民也先后投资兴办起现代化的蛋鸡养殖场,这5家目前存栏蛋鸡约20万只。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自2013年起给嘉鸣禽业公司授信60万元“成长贷”以来,次年增投30万元,2019年授信给公司“成长贷”增至150万元,总授信达到330万元。
咸鸭蛋烤来吃“香”天下
出生于颍上县的36岁的陈远,原本在浙江杭州从事电商行业,且小有成就。2015年,受家乡颍上县招商引资入驻电商园区,并注册龙耕食品公司。次年,从事咸鸭蛋和烤咸鸭蛋的生产销售。2020年建成烤鸭蛋新厂,获得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轻松贷”300万元。在疫情影响下,该公司去年仍实现销售额8000万元。
▲ 烤咸鸭蛋大王陈远(右一)展示他创制的特产。伍洪/摄
▲ 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行长徐从伟(右一)调研陈远的烤鸭蛋现场。
踏进龙耕食品有限公司,大气整洁的厂房让人眼前一亮,全自动现代化的洗、选、卤、烤设备正在忙碌地运转着,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井然有序。龙耕食品公司董事长陈远紧紧握着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徐从伟行长的手,不停地感激着,“公司有今天可喜局面,离不开你们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鼎力支持!”
据陈远介绍,公司现在每天可出厂烤制咸鸭蛋18至20万枚,为保障原材料品质,自建自营两个养殖基地,日产蛋3万枚,同时还签订农户散养保底收购,带动养殖户增收,整个公司员工105人,全部来自本地各村村民,有12名还是脱贫户,仅员工工资一年要发放300万元以上。
靠电商起家的陈远,在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同时,还加大力度线上线下促销。他亲自注册并直播带货的抖音,日均粉丝量高达100万以上,成为他烤咸鸭蛋主要销售渠道。下一步,他还将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烤咸鸭蛋盐分含量,让产品更加休闲化,更加绿色健康。
中银富登助力脱贫户年收入40万元
在颍上县盛堂乡周庄村,记者见到了开着三轮车的周保发夫妇。
四十多岁的周保发自小因病落下左脚残疾。但他身残志不残,好多年前就外出浙江杭州服装企业当车工,经他巧手加工出厂的衣服成千上万,销往全国。有了较为可观的打工收入后,娶了媳妇,并有了两个孩子。几年前,周保发的母亲因病辞世,留下七十多岁的老父亲需要照顾,不得已只好辞职回乡,重新创业。
▲ 颍上县脱贫户周保发给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点赞。方有成/摄
返乡后的周保发,家里原只有几十上百亩庄稼,没有其他经济项目可创收。鉴于自己曾跟父亲养过鱼,经过专业人员论证,周保发决定租地挖鱼塘养鱼。没有起步资本金,颍上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便主动上门,周保发很快获得20万元贷款,并按脱贫户贷款最低利率执行。在中银富登村镇银行7年的持续支持下,周保发的鱼塘从当年的150亩水面,增长到今天的570亩。去年全年,周保发家实现农业收入350万元,在发放30 多万元民工工资以外,除去其它成本,自己还获纯利润40多万元,跨入先行致富行列。
小庄村里“村嫂理事会”带来乡村和美
颍上县夏桥镇小庄村,村支书李明是一位头脑灵活的老把式。他往往是自己先试先干先发财,然后再带动村民来发展。2015年,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上门宣传时,半信半疑的他悄悄向村里挂职第一书记的县农业局龚政主任打探虚实,当得知靠谱时,立马走进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申请贷款,很快得到了30万元贷款,用于种植芡实300亩。很快又帮助村民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获得贷款,并指导带领村里15户村民种植共3000亩,产值近400万元。
▲ 小庄村村支书李明介绍他带头发展起来的特产芡实(俗称“鸡头米”)。方有成/摄
在小庄村村委会办公室正门,挂着一块醒目标牌——小庄村村嫂理事会。小庄村村支书李明告诉记者,这是几年前全县统一的项目,目的是建设和美乡村。全村优选有文化有品德有威信能说会道的妇女10名,作为“村嫂理事会”成员。其主要职责是业余调解员、宣传员和志愿者。哪家哪户或邻里间有什么大屋(无)小事,需要时她们便可随叫随到;哪家的金融信用如何,“村嫂们”都一清二楚,作为村支书的他更是通过这些“村嫂”作为眼线,为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推荐优质客户。村支书介绍说,自从“村嫂理事会”成立以来,邻里纠纷、婆媳纠纷明显少多了,和美乡村建设在小庄村见到了成效。
两千多年前“管鲍之交”的主人公管仲和鲍叔牙,他们共同辅助齐桓公成就了千古霸业。如今的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继承弘扬“管鲍文化”,坚守初心,在支农支小上成就了多个养殖“大王”集群,为乡村振兴贡献着“中银富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