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部署和银监会要求,中国银行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事业发展,整合集团相关业务,在总行层面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明确了具体职责。中行董事长陈四清曾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发展普惠金融对于消除贫困、增进社会公平、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中银集团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法人机构、专门从事普惠金融服务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及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形成了中国银行法人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中银消费金融公司“1+2”的普惠金融架构。
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王晓明表示,中银富登是中行致力县域和农村做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自2011年以来,中行与富登金控合作,按照批量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式发起设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探索出一条通过村镇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之路。通过“1拖3”模式(即一个县建立一家法人行,围绕法人行在乡镇设立3-4家支行),不断加大机构网点下沉乡镇、延伸金融服务范围。截至2017年9月末,已在全国12个省市设立82家法人行、180多家分支机构、近200家助农服务站。其中,78%的机构网点分布在中西部,国定贫困县占比33%,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
6年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始终以“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村镇银行”为目标,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瞄准了县域客户融资“痛点”,针对小微企业及“三农”客户资金需求周期短、见效快、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强等特点,研发了10大类、50余种信贷产品,满足县域内不同客户的信贷需求。
截至2017年9月末,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服务客户超过10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近580亿元,约有12万个客户通过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得到了贷款服务,这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获得贷款,户均贷款金额仅为22万元,小微和涉农贷款占比超过92.4%,是标准的普惠金融服务。
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
“没想到中银富登把银行开到我们这么偏远的村里来了,大家再也不用搭车去朱河、城关了,快点办张卡……”来自高潮村的农户何某,兴高采烈地在上门服务的银行工作人员处办理了移动开卡,成为监利中银富登助农服务站第一位移动开卡的农户。
截至2017年9月末,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已在全国开设近200家助农服务站,分布在全国8个省(直辖市)36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所在县域的农村地区。
监利中银富登助农服务站的开业,让当地的龙虾养殖户何老板非常高兴。他在当地承包了50余亩农田养殖龙虾、螃蟹,去年在中银富登获得10万元的信用贷款,以前每次为了按时还息,都要跑30公里到监利城关才能办理,现在高潮村助农服务站开业了,就近就可以办理存款转帐,而且就在他家隔壁,再也不用跑城关了。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服务网点少、支付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积极推进“助农服务站”建设,在农村地区严格筛选信誉高、能力强的合作商户或村民作为业务代理,为其安装助农POS机、点钞机、摄像头、保险柜等设施,并健全业务培训和监督检查机制,为村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领取各类政府补贴、工资、转账、汇款、查询等多种金融服务,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今年以来,各地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关要求,立足县域,与当地国税、地税局密切合作,以企业纳税记录和纳税评级为突破口,将企业贷款额度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相关联,推出了“中银富登税金贷”产品,有效解决了当地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2017年8月末,河南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已累计为16家小微企业发放了“税金贷”850余万元,在全国82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中排名第一。
其次,临颍中银富登利用原有“展业贷”母产品,推出了“银税合作”专属产品——“中银富登税金贷”。“税金贷”以“简单便捷、强化保密、注重实效”为原则,建立银行、税务和企业三方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可通过税务机关涉税平台,对借款人的纳税信息进行实时查询,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截至2017年8月底,临颍中银富登通过当地税务机关收集5个乡镇有效资料600余户,累计查询A级纳税人130户、B级纳税人350户,为推动“税金贷”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进木业”是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第一个“税金贷”客户。该企业从事木材加工十余年,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但因缺少合格押品融资困难,无法扩大规模。临颍中银富登根据其经营、纳税情况,顺利为其发放了“税金贷”5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了企业发展壮大,也为在当地推广“银税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