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服务网点少、支付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大力推进助农服务站建设。如今,遍布乡村的助农金融服务站已经成为推进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作为国内机构数量最多、地域覆盖范围最广的村镇银行集团,中银富登目前旗下村镇银行已增至百家,同时在全国建立助农服务站260余个。通过在农村地区严格筛选信誉高、能力强的合作商户或村民作为业务代理,为其安装助农POS机、点钞机、摄像头、保险柜等设施,并健全业务培训和监督检查机制,这些服务站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为村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领取各类政府补贴、工资、转账、汇款、查询等多种金融服务,真正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下几个发生在中银富登助农服务站的小故事,正是“草根金融”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故事一:金融服务就在家门口
“没想到中银富登把银行开到我们这么偏的村里来了,大家再也不用搭车去朱河、城关了,快给我办张卡……”
湖北省监利县高潮村的龙虾养殖户何某,兴高采烈地在监利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上门开卡服务的工作人员处办理了移动开卡,成为监利中银富登助农服务站第一位移动开卡的农户。
何老板在当地承包了50余亩农田养殖龙虾、螃蟹,去年在中银富登获得了10万元的信用贷款,以前每次为了按时还息,都要跑30公里到监利中银富登城关支行才能办理。如今,监利中银富登在高潮村的助农服务站开业了,而且就在他家隔壁,就近就可以办理存款转账,再也不用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城关了。
据了解,监利县高潮村中银富登助农服务站是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全国的第130家助农服务站。
故事二:三天买上新拖拉机
“突、突、突、突……”河南省临颍县三家店镇郑庄村口,几个闲聊的村民顺着声音看过去,一个“大家伙”朝这边开过来。
“咦!刘叔,您换车了?!”“老刘,这车得劲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那可不是,比我之前那车就是得劲儿,这家伙劲大,耙地犁地那就是中。”老刘头下了车,从兜里掏出香烟散了起来。老刘头是当地有名的“农把式”“地里精”,庄稼伺候得好,赶上土地流转,承包了50多亩地。
秋收临近,使了多年的老拖拉机“趴窝”不干了。家里刚给孩子办完喜事,想换台新拖拉机咋盘算都还差1万元。有一天,老刘头看到村口彩旗飘扬、人头攒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中银富登助农服务站在搞业务宣传。咨询的人不少,都是相识的老伙计,种地的、养猪的、养鱼喂鸭的。老刘头到了也不言语,只在一边听着老伙计们咨询。
“老李问的情况和我一样,我也没有能抵押的东西”“老孙头的家底我清楚,咱家比他强多了”“种一辈子地了,王家二小子包地还是跟我学的”……老刘头一边听心里一边琢磨,借款的信心更足了。
果然,把自己的基本情况说明后,工作人员立马就给做了登记。随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客户经理和他联系,到家里现场看了包地合同、询问了贷款用途等,第三天,1万元就到了老刘头的卡上,新拖拉机不久就开回了家。
故事三:农资店也是助农站
安徽省颍上县小庄村郑老板的农资店这两年做得风生水起,让村民们好生羡慕,而这些都要从郑老板在中银富登申请贷款开始说起。
郑老板在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申请贷款开了一家农资店。有一次,银行客户经理做贷后回访时,发现郑老板这家农资店很适合中银富登正在推行的农村小型助农服务站点建设条件。经过沟通,郑老板非常乐意合作,就在自己店里开设了中银富登助农服务站。
因为助农站地理位置好,附近好多村庄的村民去镇上或者进城都要路过这里,村民们很多资金需求都会到助农站咨询,郑老板农资店的生意也因为上门咨询银行业务的村民多而迅速火爆起来。
故事四:普惠贷款解燃眉之急
“小郑,我想问问这贷款咋贷的?”郑老板正低头核算上午的收入,听到声音抬起头,原来是同村的张婆。
张婆可是远近闻名,在村镇集会上摆摊卖鞋20多年了,因为能说会道、童叟不欺,生意非常红火,家里盖起了两层楼房,前年给大儿子娶媳妇也是风风光光,日子过得挺幸福。
但最近,张婆开始犯难,因为老二准备结婚,需要10万元彩礼。要说这10万元对张婆家也并不算多,但因为前段时间刚在县城买了房子,积蓄所剩无几。找亲戚朋友凑了差不多5万元,眼看这“好日子”将近,还差5万元,张婆就着急了。这时候想起了村口的中银富登助农服务站。
了解完情况后,郑老板马上联系了颍上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客户经理,通过上门家访等简便的审批流程,3天内就给张婆发放了5万元的普惠贷款,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