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人民日报 |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共创美好生活 近年来,中银富登有效将村镇银行“地处县域、扎根农村”的机构特点转化为“距离基层更近、惠及群众更广、服务‘三农’更实”的经营特色。中银富登坚持党建引领,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主责主业,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坚持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通过村镇银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中行答卷。
  • 近日,由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与《当代县域经济》杂志联合主办、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组委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县域金融发展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发布了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情况排名及全国村镇银行品牌价值榜单,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获评“全国村镇银行优秀主发起银行”。
  • 9月21日,由《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主办的“村镇银行金融强农经验交流会暨村镇银行金融强农典范案例推介活动”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践行数字普惠 创新产品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获评“2023年度村镇银行金融强农典范案例”。
  •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国银行总行党委关于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相关部署。
  • 3月14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以“创新金融服务 共建美好生活”为主题,监管部门、银行和保险机构以及咨询机构等共话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举措。峰会发布了2022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创新案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获评“中国银行业适老服务典型案例”。
更多>>
银行网点
服务及投诉统一热线40011 95566
服务及投诉统一热线40011 9556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金融时报》:普惠金融是一种情怀——河南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深耕县域支农支小侧记

2016-06-03 来源:《金融时报》 [打印] 字号:[大][中][小]
分享到:

  6月2日出版的《金融时报》,刊登题为“普惠金融是一种情怀——河南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深耕县域支农支小侧记”的稿件,详细报道了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事迹。

  夕阳西下,热闹的杜曲镇渐渐安静下来。在镇子的大十字街,三两个村民正在一个不大的熟食摊前挑拣着香气扑鼻的卤肉,不远处停着两辆装满圆木的皮卡车,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麦方。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杜曲支行就坐落在大十字街的一角。

  早已过了营业终了时间。客户经理们却像归巢的燕儿,从小镇的四面八方“飞”回了支行,再次忙碌起来。微型企业部经理陈丽娜正在用笔认真地计算着,她要把镇上几个小麦经纪人去年以来的月收购数量、销售收入算清楚。白天,她和另外一名同事去收储仓库现场调查,由于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她们只好翻阅、记录着一张张简单凭证上面的来往账目。小麦经纪人贷款是该行的创新产品,没有额外的抵押担保条件,她们要凭借这些“散乱”的线索,来判断贷款能否发放及额度的多少。忙碌了两天,两笔10万元、一笔5万元的贷款走完了流程,明天就能放款。

  2013年6月20日,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开业。截至目前,这家村镇银行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056笔51914.80万元,贷款余额33877.96万元,涉农贷款占比高于92%,平均单笔贷款约19万元。

  与农民相伴成长的情怀

  在固厢镇大田村的村口,树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信用村,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评授。

  广袤的麦田里,分布着几十座双孢菇种植大棚。菌香园种植合作社的理事田林周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50多户都从事双孢菇种植,带动村里200多人就业,每个大棚的年收益都在七八万元。

  老田是村里搞双孢菇种植的第一人,“俺开始建大棚的时候,钱紧张,找到村镇银行,人家客户经理赶黑儿就过来了,问这问那,三天时间给俺贷了5万元。”第一年,老田的双孢菇收获了,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冯元带着客户经理免费送来了纸箱,给双孢菇“包装上市”,帮老田多挣了不少钱。“俺也有私心哩,包装箱上印着村镇银行的LOGO,算是给俺们也做了宣传。”冯元笑着对记者说。从那起,“技术上问老田,资金上找‘富登’”成了大田村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随着大田村双孢菇种植规模的扩大,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授予大田村“信用村”称号,以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助力村民发展致富。

  杜曲镇北徐社区是当地新农村社区的“标杆”。从刚开始的两层小楼到后来的16层带电梯的现代楼房,土地得到更加集约化的利用,社区的品质越来越高。北徐的老支书徐德全声音洪亮地对记者说:“农民过去盖房愁,如今住进电梯房,建设农村新社区,中银富登是靠山!”这样的评价,源于村镇银行创新推出的“宜居贷”,让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按揭贷款住进新房。目前,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宜居贷”已经走进了10多个新农村社区,成功发放社区住房按揭贷款132笔,金额1256万元。

  与企业一起创新的情怀

  走进临颍县颍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记者立刻被公司负责人张志刚的“匠人”精神所吸引。在公司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满满的两面墙上分别张贴着“专利技术证书”和“专利获奖证书”,在张志刚的带领下,公司取得了大大小小90多项发明专利。公司研发出来的秸秆打捆机、抓草机等农机设备畅销全国。

  在老张看来,攻克技术上的难题不易,解决公司发展的资金问题更不容易。去年,老张的公司接到了大订单,流动资金紧张,急需银行贷款支持。有银行上门表示公司属于轻资产企业,没有够硬的“抵押物”,办不了。又有银行来人表示专利可以做抵押,可办理周期长,公司可是等不了。直到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客户经理上门,摸清了公司的情况,以公司并不值钱的“厂房”做抵押,5个工作日就办理好了100万元的贷款。

  接受借款人自有的,不能进行正式抵押登记或不宜变现的资产作为担保,包括集体土地自建房、机器设备、蔬菜大棚等,这种“准抵押”信贷产品是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创新支农支小的有效抓手。不仅如此,该行还放大抵押率,增加贷款额度,可放大到抵押物评估价值的250%;将抵押贷款延长到3至5年,减少了抵押次数,降低企业费用支出。目前该行推出了“轻松贷”、 “无忧贷”、“成长贷”等贷款产品20余种,较好满足了“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需求。

  冯元认为,县域三农、小微企业处于初创阶段,缺乏多数银行认可的担保要件,村镇银行的设立的目的就是要满足这类主体的融资需求,不能走“重抵押”的老路,而是要创新思路和模式来有效管理“风险”,一要选准行业,二要选对客户,三要尽职调查,四要适度授信。目前,该行的不良率仅为0.067%。

  扎根县域服务发展的情怀

  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目前设立了两家特色支行。

  2014年10月,杜曲支行在以木材加工产业为特色的杜曲镇开业。一年多来,该支行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50笔7846万元,其中为木材加工企业发放贷款5200多万元。阔佳木业是杜曲众多木材加工企业的一个代表,杜曲支行以阔佳木业的自建钢构厂房做抵押,为企业发放“轻松贷”200万元,帮助企业从最原始的原木加工升级到实木拼板、成品门窗、实木家具制造,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产品畅销国内外。

  2015年6月,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又瞄准了王岗镇的辣椒产业,设立王岗支行,近一年的时间,支行已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62笔3453万元,其中为辣椒产业发放贷款2400万元。据介绍,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计划在瓦店镇设立第三家全功能特色支行,着力服务当地的机械加工业。

  “能贷尽贷、降低门槛、提升效率”是临颍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冯元对践行普惠金融的看法,这位曾供职于某大型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部的银行人,经历了从服务“亿元级”大客户到与贷“1万元”买猪仔的农民打交道的“转型”。“服务县域的根扎得越深,我们就越发感受到,普惠金融是一种‘普之于众,惠之于民’的情怀。”冯元对记者说。

  获取到您的定位已经改变,是否重新获取页面信息。

微信分享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