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文侠,是陕西省永寿县永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一名风险管理经理。永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成立于2018年10月,成立以来,积极响应金融精准扶贫号召,为永寿县脱贫攻坚积极贡献力量,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0笔300余万元。
还记得去年冬天2019年2月21日,我跟随客户经理来到了永寿县监军镇干堡村苟志海家,核查贷款申请。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院子里杂乱堆放的废品,屋里黑漆漆的,唯一的一台家电就是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见到苟志海时,他一瘸一拐,满面沧桑,黝黑的皮肤,佝偻的脊背,感觉风一吹就要倒了似的。
看到这种状况,我不禁在心里打了个问号,这样的状况连参加一般劳动都困难,更何况是投资创业?一旦放贷,收得回吗?经过和他详细交谈,我们了解到,苟志海一家3口,夫妻两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因身体不好,没有技术特长,外出务工无人接纳,他只能依靠三轮车捡废品来维持生活。由于无力支付儿子的学费,儿子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外出打工,妻子在家种地。
苟志海告诉了我们他的想法:邻居家妻子得了重病,现准备将猪舍卖了,6头母猪、3头育肥猪,他想买过来经营,但是手头钱不够。他说:“我看到咱中银富登的广告,就下定决心贷款买这个猪舍。我没有什么本事,但很勤快,我相信我能经营好这个猪舍。”
他虽然话不多,但语气很坚定,略显灰暗的眼睛中闪烁着光。
正是这种坚定和希望,让我心头怦然一震!我很同情他,也想帮助他,但是他的身体不好,收入又微薄,许多方面都不符合我行的授信政策,怎么帮呢?我只得委婉地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要申请贷款,不光要有勤劳的品质,还得有稳定的收入以及致富的方案,等等。
在我们一行离开时,苟志海的脸上挂满了失望的表情,眼睛里的光好像也暗了下来。
经过这次谈话,我以为苟志海会放弃申请这笔贷款,但令我意外的是,几天后,他又来了我们银行几次。他多次寻找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甚至行长沟通。原来他一方面和我行沟通,另一方面自己在学习养猪技术,铁了心要养猪,早已和邻居缴纳了购买定金。
此时,我行申请的小额扶贫贷款项目“中银富登农政贷”正好获批。“农户自由申请、政府基金担保、金融机构放贷、财政全额贴息。”这个消息对于贫困户是一个多好的消息!
我行客户经理立刻与苟志海取得了联系,让其申请无息贷款。听到这个消息,他很激动,连连说好。他说:“这个政策好,贷款没有利息,还不需要担保。像我们这样的贫困户,很难找到担保人,如果能申请到无息贷款那真是太好了!”
之后,苟志海一次又一次的来行里和我们沟通,表达了他的决心和努力。他的一举一动,行长和我们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去拜访他,收集资料,帮助他改进猪舍,让他学习最新的养猪技术。一次次的交流,增加了我们和他之间的信任。他那期待的眼神,他那不怕脏、不怕累的样子,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努力,看到了他那执着坚定的心。
最后,在我们永寿中银富登的努力下,这笔扶贫贷款终于发放了。拿到贷款的那一天,苟志海紧紧握着客户经理的手,激动得连连说好。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我们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他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5万元的贷款,担忧的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如果经营不善该怎么办……
转眼间到了年底,2019年12月5日,我和客户经理再次上门去拜访苟志海。进门的一瞬间,亮堂的装修、干净的窗户、崭新的家具,一切都变了样!从当时的满院狼藉到现在的焕然一新,从第一次的满面沧桑到现在的笑容满面,从以前的沉默寡言到主动给我们说现在的状况,虽然还是说话不流畅,但能感觉到他心底满是欢喜。
从进门到我们走,他不停地说:“我今年特别幸运,真的很感谢你们,你们帮了我大忙了。你们放心,贷款到期我一定按时还款。猪舍买过来到现在已经下了40个猪仔了,小猪仔全部卖完了,现在还有2头育肥猪、6头母猪。房子也装修了,家具也买了,儿子今年也有出息, 12月8日结婚,你们到时候一定要来……”他一口气说了很多很多,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
现在的苟志海和我初见时的他,简直是天壤之别!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看起来自信、坦然。
回来后,我才明白这不仅放的是一笔贷款,而是彻底改变了一个家庭!这也许是我从事工作以来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从我们永寿中银富登开行到现在,做了这么多贷款,这是我感触最深、最有成就的一笔贷款。也就5万元,对家境殷实的家庭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有想法改变自身命运的贫困家庭来讲,那是雪中送炭。
扶贫贷款不仅扶起了苟志海的脱贫产业,更重要的是扶起了他自主脱贫的信心。而一旦有了信心,像苟志海一样的贫困户就会变苦熬为苦干,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有尊严地实现脱贫。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中银富登村镇银行通过金融扶贫,还会扶起像苟志海一样的更多贫困户的脱贫志气和信心。
(W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