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兴平市丰仪镇水道村口的村民刘康,将一面“为民解忧暖人心 扶贫帮困显真情”的锦旗送到了兴平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营业厅。
刘康是兴平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贷款客户,因先天性残疾,因病致贫。
2013年,一直在外打工的刘康决定回乡创业,打算在外公闲置的老房子里养殖肉兔,同时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但由于手头资金欠缺,又没有合格的抵押物,贷款无门,导致种养殖发展缓慢,家中生活很拮据。
“2016年8月,兴平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送服务进村,在村委会了解到我虽是贫困户,但有种养殖谋发展的意愿,便主动找到我,有意为我解决资金问题。”刘康说道。
兴平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时,我行相关扶贫贷款政策尚未完整出台,若按正常授信流程,刘康无法达到授信要求。为此,我行高度重视,连续召开业务协调会,并积极向北京中银富登总部申请‘违例’。”
最终,在中银富登总部的支持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努力下,兴平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及时为刘康发放了5万元扶贫贷款,用于种养殖项目的流动资金周转。
经过一年的发展,刘康不仅成功养殖肉兔,还新养殖了2000只肉鹅,承包了村中15亩土地开始种植葡萄、西瓜等经济作物,种养殖规模都逐步扩大。
在首笔贷款到期后,兴平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根据其经营情况,为其继续授信,还积极与他分享农业经营经验、为他介绍销售渠道。
“经过3年多的发展,我结合自己的经营情况,陆续做起了蔬菜水果贸易生意,把自己的农作物销售到市场上,还收购村中其他村民的农作物,带动大家共同发展。” 刘康感慨地说。
目前,刘康的种养殖和农产品销售均发展良好、生产规模还在壮大,收入稳中有增,彻底脱了贫、致了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刘康的故事,只是多年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助力扶贫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条支农扶贫的道路上,还有无数个刘康,在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走上了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