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中国银行与新加坡淡马锡旗下富登金融携手打造的首家村镇银行——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湖北省蕲春县落地安家,标志着中国银行正式迈出了探索大型银行发展微型金融的第一步。
扎根贫困地区的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将中国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新加坡富登金融的小微信贷技术有机结合,倾力打造县域金融机构新业态,以金融创新破解县域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的融资难题。如今,这颗希望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萌发出新芽。
截至2016年2月底,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及小微客户近3万个,存款规模达到6.6亿元,贷款余额4.9亿元,其中“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4.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0%。2015年,在县域经济发展低迷的情况下,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纳税总额在全县排名第五,充分发挥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围绕“支农支小”创新服务
蕲春县是一个国定贫困县,经济相对落后,小微企业、农业发展缓慢,行业特点不明显,这些问题曾给新生的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制约。面对困难,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坚守“扎根社区、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好市场调研。针对小微企业及“三农”客户资金需求周期短、见效快、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强,但押品质量很难满足贷款抵押担保要求等特点,研发出“多享贷”、“快活贷”、“欣农贷”等多个信贷产品,同时创新信贷模式,允许借款人以不能进行正式抵押登记或不宜变现的自有资产作抵押,扩大可抵押范围;一次抵押贷款时长控制在3-5年,从而减少抵押次数、降低抵押费用,且在贷款期限、还款方式上有效减轻企业的压力,较大程度解决了“三农”客户以及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2015年,该行进一步加大服务下沉乡镇力度,在已拥有一家法人行的基础上,相继开设了三家乡镇支行和两家村级助农服务站,员工由最初的34人增加到目前的72人,服务基层的能力不断加强。此外,在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常规电子服务渠道的基础上,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大力推广移动开卡、助农服务站和手机贴膜卡等三大助农项目,致力打造完整的农村金融生态圈,让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各种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受到广大“三农”客户的一致好评。
提升技能培养人才
作为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也曾面临“招工难”的困境,许多新员工入职时,甚至没有银行从业经验。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培训为抓手,狠抓入职前培训、强化培训、“卓越服务”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辅导答疑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强化业务培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的过程中,该行行长陶旭东亲自参加中文录入、数字录入、点钞等多项业务技能训练、竞赛等活动,员工们也不甘落后,争做优秀服务标兵。近年来,先后有多名员工在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系统内业务技能竞赛中得到嘉奖。
成立五年来,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在当地及全省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其中,蕲春法人行、蕲州支行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被市银监局评为“十佳网点”,四名员工被评为“服务明星”;2013年,被蕲春县政府评为“金融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还获得湖北省银监局颁发的金融服务网格化“网格之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被县政府授予“税收贡献考核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此外,该行还为其他兄弟单位输送了二位优秀的行长,四名员工调往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筹备组总部关键岗位就职,一名部门主管晋升为支行行长,二名客户经理晋升为支行行长。
通过提升技能培养人才,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目前已造就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为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树品牌不忘社会责任
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举办了送金融知识下乡、送医疗服务下乡等活动;每年定期到老年福利院进行义务劳动,为孤寡老人送爱心、送温暖。
据了解,在2011年至2013年春节期间,该行每年拨出10万元专款,开通“中银富登爱心直通车”,免费送返乡农民工回家;与当地工会合作,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上门提供金融服务,累计服务客户1000多户。2013年至2015年,每年六月出资1万元赞助“爱心送考”等公益活动,对县内贫困家庭、特殊学校累计捐款4.5万元。
此外,在响应蕲春县“三城联创”活动中,服从县团委、县工会的安排,克服人手短缺等困难,派出多位志愿者积极参与各项相关活动。
五年的创业历程,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实现了业务从无到有,队伍由小到大,实力由弱到强的蜕变,用智慧和汗水证明,村镇银行在贫困地区能够实现社会责任和自身发展的协调共赢。在蕲春交出的这份亮丽成绩单,也是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近年发展过程的缩影。
记者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总部了解到,五年来,该行以“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村镇银行”为目标,始终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目前在全国12个省市发起设立了76家村镇银行及64家支行,在商业模式、风险内控、IT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已经成为全国机构数量最多、基础设施最完善的村镇银行集团。